国家出台新政策支持智慧养老产业发展
近日,国家发改委、民政部、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促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养老产业,推动养老服务向智能化、信息化、专业化方向发展。
《意见》指出,智慧养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,对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。到2025年,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、全场景的智慧养老产业体系,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,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元。
加大政策支持力度
《意见》明确了多项支持政策,包括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、金融支持等。对符合条件的智慧养老项目,中央财政将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;对智慧养老企业,将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;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智慧养老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,加大对智慧养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。
此外,《意见》还提出要加强智慧养老标准体系建设,制定和完善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标准规范,推动智慧养老产业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。
推动技术创新应用
《意见》强调要加强智慧养老技术创新,重点突破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。鼓励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,研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产品和服务。
同时,《意见》提出要推动智慧养老与健康、医疗、保险等产业融合发展,打造智慧养老产业生态链。支持养老机构、社区、家庭应用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,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。
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
为了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智慧养老带来的便利,《意见》提出要加强老年人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,提高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的能力。支持社区、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培训,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、智能穿戴设备等的使用方法。
同时,《意见》强调要保障老年人的信息安全和隐私,加强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安全监管,建立健全智慧养老数据安全管理制度,确保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。
行业专家解读
"《关于促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的出台,将为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。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,也将为养老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。"
——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王研究员
业内专家表示,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智慧养老已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此次国家出台的新政策,将进一步激发智慧养老市场的活力,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。预计未来几年,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,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